大数据技术在抗疫中的应用效能

文章来源:中北国泰      责任编辑:中北国泰      编辑时间:2020-04-17

导读:近年来,根据党和国家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,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,积极应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,在交通、环保、社会治理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。

近年来,根据党和国家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,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,积极应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,在交通、环保、社会治理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。时势造英雄,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抗击疫情的战斗中,大数据技术不失时机地派上了用场,发挥了积极作用。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。

  首先,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信息。科学决策是抗疫成功的“大脑中枢”。面对疫情形成的纷乱局势,各级政府快速建立跨部门的全流程数据管理系统,利用手机信令数据、铁路航空等交通数据、互联网应用的GPS数据等,开展疫情监测分析、病毒流动溯源、患者和密切接触者追踪以及人员排查分析等,持续提供完整、连续和准确的海量信息,对疫情及走向进行及时研判,制定合理预案,做出科学决策,实施精准防控,提高了抗疫工作效率。特别是在分析疫情传播路径和人口流动轨迹等方面,大数据技术以数据、算法和模型为基础,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洞察力和预见性。

大数据技术在抗疫中的应用效能

  其次,助力抗疫资源的精准配置。防疫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抗疫工作的重要保障。在抗疫过程中,各级政府利用城市管理的数字化平台,比如开发应急资源发布平台和口罩预约系统等,对物资来源、资源种类和货品数量等信息精准搜集和记录,布局和实施智能供应链管理,摸排医疗机构、社会组织和城市居民的资源需求,对抗疫资源进行精准计算和配置,还可以提前对医疗物资等资源进行调配,确保防疫物资发挥最大效益,尽量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需要。而且,通过大数据优化资源对接,进行物资调配,实现精准配置,也提高了社会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。

  最后,推进在线公共服务办理。面对疫情期间的封闭形势,各级政府主动响应和对接社会需要,探索在线办理公共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,开辟数字政府或智慧政府网络平台,打通政府部门的数据壁垒,拓宽在线办事的范围,提高在线办事的速度,上线各种“非接触”或“不见面”服务,接入相关审批或服务事项,让数据多跑路,让群众少跑路,尽量实现“网上办”和“掌上办”,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。甚至图书馆和文化馆等也积极开展在线的数字化服务,丰富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的居家文化生活。

  17年前的“非典”时期,人们主要通过电视或纸媒来获取消息,沟通互动,防控手段的信息化程度也比较低,而当今社会的数据流汹涌澎湃,当代中国的数字化转型打造了“数字中国”,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清晰化的数字图景,也使得社会更具有可读性和可治理性。大数据技术提高了社会事实的可见度,提高了党和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能力,改进了治理过程的精准度和透明度,实质性地提高了疫情治理的效能。

中北国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

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2区10号楼10层

电话:86-010-63727355

COPYRIGHT ©2018-2025 中北国泰集团,ALL RIGHTS RESERVED.
中北国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电话:86-010-63727355